积极推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制造”湖北车桥4.0交易云平台正式上线!
车桥动态 News
热门产品
联系车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后桥主减速器总成的装配调整方法是什么?

后桥主减速器总成的装配调整方法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01-13

后桥主减速器总成的调整主要包括:轴承预紧力调整,主从动锥齿轮啮合间隙的调整,主、从动锥齿轮啮合印痕的调整。
一、轴承预紧力调整:
1、主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力的调整:主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力的大小是通过增加或减少装配在主齿隔套与外轴承之间的调整垫片厚度来实现的。增加垫片,主齿轴承预紧力变小;减少垫片,主齿轴承预紧力变大。(注:为避免油封摩擦力矩影响主齿轴承预紧力,主齿轴承预紧力检测时不装主齿油封)
2、从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力的调整:从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力的大小是通过调整左、右侧调整大螺母来实现的。旋入调整大螺母,轴承预紧度变大;旋出调整大螺母,轴承预紧度变小。
二、主、从动锥齿轮啮合间隙的调整可通过下面两种方式实现:
1、通过增加功减少装配在主齿轴承座与主减速器壳之间的调整垫片厚度来实现,增加调整垫片,啮合间隙变大;减少调整垫片,啮合间隙变小。
2、通过调整左、右侧调整大螺母来实现,松左侧调整大螺母,紧右侧调整大螺母,啮合间隙变大;松右侧调整大螺母,紧左侧调整大螺母,啮合间隙变小。(注:初调啮合间隙,一般只通过调整大螺母调整。调整时,必须先松一侧调整大螺母,再紧另一侧调整大螺母,先松后紧,一侧松几圈,另一侧紧几圈,以保证从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力不变。)
三、主、从动锥齿轮啮合印痕的调整:
1、从动锥齿轮啮合印痕的正确位置(无负荷时):啮合印痕应达到齿长的50%以上,位置控制在轮齿的中部偏小端,离小端2mm~4mm。齿高方向的啮合印痕应大于有效齿高的50%以上,离齿顶0.8mm~1.6mm。调整齿轮啮合印痕前应先调好主、从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度,啮合间隙,然后调整啮合印痕,且必须保证从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力不变。
2、主、从动锥齿轮啮合印痕是通过调整从动锥齿轮左、右侧调整大螺母和增加功减少装配在主齿轴承座与主减速器壳之间的调整垫片厚度来实现。在齿长方向,以调整从动锥齿轮左、右侧调整大螺母为主,调整主动锥齿轮调整垫片厚度为辅。在齿高方向,以调整主动锥齿轮调整垫片厚度为主,调整从动锥齿轮左、右侧调整大螺母为辅。
3、调整方法按“大进从,小出从,顶进主,根出主”。
a、大进从:啮合印痕靠近从动锥齿轮大端时,先将从动锥齿轮向内侧调整以靠近主动锥齿轮(松右侧调整大螺母,紧左侧调整大螺母)。调整后,若啮合间隙过小,再将主动锥齿轮向外侧调整(增加调整大垫片)。 
b、小出从:啮合印痕靠近从锥齿轮小端时,先将从动锥齿轮向外侧调整以远离主动锥齿轮(松左侧调整大螺母,紧右侧调整大螺母)。调整后,若啮合间隙过大,再将主动锥齿轮向内侧调整(减少调整大垫片)。 
c、顶进主:啮合印痕靠近从动锥齿轮顶部时,先将主动锥齿轮向内侧调整(减少调整大垫片)。调整后,若啮合间隙过小,再将从动锥齿轮向外侧调整(松左侧调整大螺母,紧右侧调整大螺母)。
d、根出主:啮合印痕靠近从动锥齿轮根部时,先将主动锥齿轮向外侧调整(增加调整大垫片)。调整后,若啮合间隙过大,再将从动锥齿轮向内侧调整(松右侧调整大螺母,紧左侧调整大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