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制造”湖北车桥4.0交易云平台正式上线!
车桥动态 News
热门产品
联系车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汽车车轮与轮胎的故障分析

汽车车轮与轮胎的故障分析

发布时间:2015-12-28

1.车轮常见故障诊断
    车轮常见故障为后桥总成中的轮毂轴承过松或过紧。轮毂轴承过松,会造成车轮摆动,行驶不稳。只将车轮支起悬空,双手横向摇晃车轮,即可诊断出车轮轴承松紧度。发现轴承松动,应立即紧固修理;轮毂轴承过紧,会使汽车行驶跑偏,并使轮毂温度上升,严重时会使轴承发热烧蚀。发现轮毂轴承过紧,应及时调整。
2.轮胎常见故障诊断
 轮胎的主要故障是非正常磨损。
(1)胎肩或胎面磨损
    主要原因是轮胎气压过低或过高所致。如果轮胎气压过低,轮胎的中部会凹入,将载荷转移到胎肩上,使胎肩磨损加快。如果轮胎气压过大,会使轮胎中间部分凸出,承受较大的载荷,使中部磨损加大。解决办法是调整轮胎气压,并进行轮胎换位。
(2)内侧磨损或外侧磨损
    汽车在转弯时车速过高,轮胎与地面滑动,使轮胎产生斜行磨损。避免发生侧向磨损的措施是在转弯时减低车速。
    悬架变形或间隙过大,会造成前轮定位发生变化,导致不正常的轮胎磨损。如果轮胎面一侧磨损大于另一侧的磨损,主要原因是外倾角不正确。由于轮胎与路面接触面积大小与载荷大小有关,对具有正外倾角轮胎来说,其外侧滚动直径小于内侧滚动直径。所以胎面必须在路面上滑动,以便其转动距离与胎面的内侧相等。这种滑动便造成了外侧胎面磨损过度。反之,具有负外倾角的轮胎,其内侧肥面磨损较快。解决办法是检查前轮定位,检查悬架部件,如果松动,应及时紧因,必要时进行轮胎换位。
(3)前束磨损和后事磨损
    胎面出现羽状磨损,主要原因是前束调整不当造成。过量的前束会迫使轮胎向外滑动,并使轮胎的接触面在路面上被朝内拖动,造成前束磨损。
    过量的后束会将轮胎向内滑动,并使胎面的接触面在路面上被朝外拖动,造成后束磨损。解决办法是检查前束和后束,并进行调整,必要时进行轮胎换位。
(4)前端和后端磨损
    前端与后端磨损是一种局部磨损,常发生在具有横向花纹和区间花纹的轮胎上,胎面上的区间发生斜向磨损,最终变成锯齿状。
    具有纵向拆线花纹的胎面,磨损时会产生波状花纹。
    非驱动轮胎只受制动力的影响,而不受驱动力的影响,因此往往会有前后端形式的磨损,如反复使用和放开制动器,会使轮胎每次发生短距离滑动而磨损,前后端磨损的形式便与这种磨损相似。
    如果是驱动轮胎,则驱动力造成的磨损,会在制动力造成磨损相反方向出现,所以驱动轮胎很少出现前后端磨损。客车和大货车在制动时产生的摩擦力过大,所以具有横向花纹的驱动轮胎,会出现与非驱动轮胎相似的前后端磨损。
解决方法是检查轮胎气压,使其在规定值;检查车轮轴承,并调整松紧;检查车轮外倾角和前束,如果不正确,应进行调整;检查悬架和部件,如果损坏,应更换;进行轮胎换位。